当地时间11月2日晚,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演播室暖光里,特朗普的坐姿比以往放松了些。当主持人把话题引到中美关系时,他往前凑了凑话筒,70分钟里第17次提到“中国”——“我得说句实在话,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,比想着怎么‘击倒’他们,对美国更有利。”

这场专访里,“中国”被提及41次,从经贸磋商的成果到双边关系的特朗普的表述没有绕弯子:“我们相处得不错,真的。一个强大的中国,和我们好好合作,能让美国变得更强大、更出色。你们看,刚达成的经贸共识,白宫都出了时间表,这不就是最实在的例子?”

这番话不是“突发奇想”。就在专访当天,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两家美媒的采访里,把话挑得更明:“美方从来没打算和中国脱钩——脱钩不是选项,也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。”而在此之前,中美经贸磋商刚敲下成果共识,美方高层就开始密集发声,连白宫都把落实共识的具体时间表摆上了台面。

消息传到网上,美国网友的反应挺“接地气”:有人在社交平台留言“终于不说空话了,物价涨得我快扛不住”,也有小企业主转发新闻说“要是中美贸易稳了,我的货就能按时发去中国”;国内的观察者则更冷静:“这是务实的选择——毕竟,对抗解决不了美国的通胀,也填不上供应链的窟窿。”

其实国与国的相处,从来不是“你赢我输”的赌局。就像特朗普在采访里反复强调的:“和睦相处总比对立好。”70分钟里的41次“中国”,说到底是一种“清醒”——在全球化的没有哪个国家能靠“打倒别人”站稳脚跟,只有把“合作”两个字刻进骨头里,才能真正让自己“强”起来。

而这,可能就是这场采访最让人记住的地方:当“对抗”的调门降下来,“合作”的声音才会更响——不仅是中美之间,更是整个世界最需要的“实在话”。

特朗普70分钟采访提及中国41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