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8点,重庆涪陵兴华中路的周大福加盟店老板陈姐掀开卷帘门时,柜台上的“福字金条”还保持着上周的摆放——玻璃上的指纹印是三天前的,最近连问价的人都少了。她摸出手机刷了眼金价:“又涨了5块,现在克价1208,这日子没法过了。”

金价暴涨三四线城市金店撑不住了

陈姐的店开了五年,最热闹的是2023年:那年金价破1000,柜台前挤得水泄不通,有人一次性买50克的金项链,说“传给女儿当嫁妆”。可她盯着空荡荡的店面,想起昨天的账单——只卖了一个2克的“小福牌”,还是老顾客砍了半小时价才成交的。“以前周末能卖三四单,现在三天都没开张。”她叹了口气,把刚泡的茶端到柜台前,热气模糊了玻璃上的“足金999”标识。

金价暴涨三四线城市金店撑不住了

这样的冷清,不是陈姐一家的困境。上周周大福发布2025年报:中国内地净关店905家,其中80%集中在三四线城市;周大生更直接——上半年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加盟店净减441家,相当于每天关掉2.4家。陈姐的加盟商群里,最近全是转店的消息:“我在万州的店,转让费降了20万还没人要”“我这店上个月亏了8万,再撑三个月就得关门”。

金价暴涨三四线城市金店撑不住了

金店的“冷”,藏在加盟商的“不敢囤”里。“以前金价800的时候,我敢进20公斤货,现在进5公斤都得咬咬牙。”陈姐翻着账本:“现在进10公斤黄金要1200万,万一金价跌100块,这10公斤就得亏100万——我这小店面,根本扛不住。”隔壁做建材生意的老杨倒挺积极:“我上周买了10万的黄金ETF,现在涨了7%,比做建材稳多了。”可陈姐听不懂这些:“投资者买的是‘避险’,我们卖的是‘饰品’——他们盼着金价涨,我们盼着金价稳。”

金价暴涨三四线城市金店撑不住了

更让陈姐难受的是消费者的“不愿买”。上星期有对准备结婚的小情侣,本来要订12克的金戒指,最后选了3克的“小方戒”:“哥,现在金饰太贵了,省下来的钱能给新房买个投影仪。”而那些本来要给老人买寿礼的顾客,要么改成了银饰,要么直接说“等金价跌了再来”。“我闺蜜本来要给女儿买成年礼金饰,现在改成了苹果手机,说‘金饰戴两年就旧了,手机能用到大学毕业’。”陈姐摇了摇头,把柜台上的金镯子往里面推了推。

金价暴涨三四线城市金店撑不住了

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,把这种“温差”写得明明白白:2025年全球黄金投资需求暴涨10.86倍,可金饰需求却暴跌35%。周大生的财报里更直接:“国际金价高位运行,严重抑制了金饰消费——消费者买金饰是为了‘戴’,不是为了‘炒’,价格太高,他们就会延迟消费。”就像陈姐的邻居张阿姨,本来要给儿媳妇买“三金”,现在说:“等金价跌到1000以下,我再去挑个大的。”

金价暴涨三四线城市金店撑不住了

下午5点,陈姐锁上店门,路过对面的奶茶店,里面的年轻人正举着手机喊:“家人们,这款金手链直播间只要1150一克,比线下便宜50块!”她摸了摸口袋里的烟,没抽——最近连烟都换成了10块钱一包的。“以前觉得开金店是‘稳赚不赔’,现在才知道,金价涨得越高,我们的日子越难。”

傍晚的风里,陈姐望着店门口的“周大福”招牌,想起五年前开业时的热闹:那时候排队买金饰的人从店里排到马路上,她雇了两个临时工帮忙收银,晚上10点才关门。可她掏出手机给加盟商群里发了条消息:“有没有人要转店?我这店,便宜出。”

群里安静了20分钟,才有个人回复:“我也在转——三四线的金店,现在真的撑不住了。”

陈姐把手机塞进包里,往家的方向走。路边的路灯亮了,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——就像那些藏在三四线街头的金店,在“黄金热”的背后,悄悄承受着属于自己的“冷”。